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征订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重点内容都弄完了,那目录和章节节选一定不要忘了。当然,这最后两项,在网络书店出来以前,当然可以不弄,毕竟这两项就是针对网络书店的。

    征订单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一本新书,是否能够打动书店采购,是否能获得最大铺货量,是否能获得书店店面最大支持的关键。

    人就一个脑袋,一张嘴,一双耳朵。你不能指望每天面对数以千百计图书的采购员,能够单凭一个电话就能记住你所有的内容。

    在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物资靠分配,当然不用这么麻烦,国家分配什么书过来,书店就卖什么。

    但现在不是改革了么,书店改革了,出版社也改革了,逐步走向市场,走向竞争。

    你有好书,其他出版社当然也有好书,你发行员厉害,能把一株草吹成仙药,但我的发行员也不差啊,天花乱坠的胡吹海侃,是个合格的发行员都会。

    但我有了征订单,那就不一样啊,这时候一亮出来,直接就能亮瞎采购员的24k钛合金狗眼。不用你费尽口沫,人家主动会加量、加量、加量,然后给你安排好位置,好推荐,好支持。

    《货币战争》这书刚发行的时候,是没做征订单的。

    一来时间仓促,尚文远又没把征订单的格式写出来,老爹当然更不明白,一耽搁就把这事给忘了。

    二来就是这书因为有炒作,人家新华书店一听有那么牛逼的大人物给撑场面,当然不会把这书当成普通的书来对待,征订单就显得很没必要。

    但尚文远为什么现在要求出版社写征订单呢?

    那是因为他觉得,炒作应该有一个限度,过了这个度,那就真成街头卖耗子药的了,容易让人反感。

    做生意,不能老捞偏门,所谓以正和,以奇胜。剑走偏锋多了,有时反而割着自己手。

    正正规规的,把新书信息传达给书店,反而更能打动人。

    图书的销售跟其他商品有点不同。

    一般商品,你厂家出来一个产品,让经销商去销售,卖得好,卖得不好,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你下一种产品或以往产品的销售。

    图书就不一样,如果你某一本书销售得特差,那后面的书,书店就不会给你订太多的量,甚至就不会订购你后面的那些书,口碑太差嘛。你就算后面的书再好,因为铺货量少,因为书店不重视,不重点推荐,那好肉也只能烂在锅里。

    相反,你前面的书卖得温吞吞的,要死不活,没关系。只要有一本书,不管什么原因,一下畅销了,让书店、经销商赚钱,高兴了,那你的好日子就来了。

    书店、批零经销商就会把你家的所有的图书,都当成重点来销售。量当然不成问题,你要铺多少货,人家给你铺多少,你要什么位置,人家就给你什么位置,海报怎么贴都可以,店面人员怎么配合也都可以。

    为什么说一个好的编辑能成就一个大书商,那就是因为一个好编辑,能做出畅销书,他会把你整个公司、出版社的所有图书的销售都推动起来。

    就尚文远前世所见过的那些大书商,很多在开初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半死不活的拖着。结果时来运转,找来一个或几个牛逼的编辑,全力做出一个超级畅销书,公司就盘活、做大、做强了。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当然,你要硬砸自己的招牌,做出一本毒草、狗屎,毁了自己的品牌,那上帝都保不了你。

    很多大公司就是死在不知节制的炒作,不顾市场和读者,滥发毒草,结果读者不买账,品牌形象崩塌。公司当然只有转型、破产,或者消亡。

    无论社会上,对《货币战争》怎么评价,但对当下中国的整个书业来说,《货币战争》、《大国崛起》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就是畅销书的代名词,就是新华书店趋之若鹜的金元宝宝。

    第一个品牌打出去了,新华书店对双江出版社的态度,自然不同。

    尚文远敢肯定,当《第一个殖民大国葡萄牙》的新书征订单发到各大新华书店的时候,书店的采购甚至负责人,仍然会热情的把这本书当成重点书对待。

    随着书本内容的篇幅,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书籍装帧的变化,定价肯定也会做相应的调整。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有利因素一结合,后续的八部书,销量当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大国崛起》这个品牌,就算真正做出来了,金灿灿的招牌,成色十足。

    双江社当然会成为出版界的名牌出版社,自己嘛,深藏功与名,收收利是就可以了,低调才是王道嘛。

    尚瑞达现在在双江社,也算不大不小一个名人了。因此,当他把儿子写好的格式征订单,送到重点图书编辑室的时候,自然引得姚副主编和罗书林的高度重视,上报给宁长河后,就成为了继上次的选题申报表之后,编辑们必须学习、施行的制度性工作。

    至于编辑们肚子里会不会嘀咕尚瑞达没事找事,尚文远可就管不着了。

    他现在考虑的是,《大国崛起》之后,是继续“借书”呢?还是坐看风云,等年纪稍大些,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稍微健全些,再来考虑规划中的出版大业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