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兵工新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月二十九日,查应才回到了迁江。

    他人不卸甲、马不摘鞍,立刻命令江陆营集合操练。

    一个月前,查应才刚刚把这支部队召集起来,他就出了远门。他本想去南丹卫总部讨要几十门火炮,最后炮没要回来,自己却被留下了。

    数年前贵州一战中,南丹卫的精锐部队和军官都损失殆尽,白指挥使就一口咬住了查应才,令他负责操练南丹卫的另外5个千户所,编制部队统一号令,还要给军官们扫盲。

    现在查应才终于回来了,他望着迁江营的两千兵马浩浩荡荡地排开阵势,不免心潮澎湃,这支部队才是他的亲儿子啊!

    迁江陆营还未满月,正是一穷二白的状态。大半数士兵手中都握着竹枪,半数人打着赤脚,连旗号都不齐备。但这些士兵身上有一种很动人的东西——那就是煞气!

    查应才骑着马,矗立在他们的目光之中,他能分明地感到那些眼睛中透着一种决然的神色。那种眼神告诉别人:他们无所畏惧,他们心中空寂,他们只等着号令。

    紧接着,千总魏广良下令演示军阵——锥阵、雁阵、平阵、行军阵,迁江陆营朝着虚拟的敌人推进、合围、策应、包抄、强袭……虽然步伐还很凌乱,各中队、大队的节奏还不够协同。但隆隆的脚步声,嘹亮的呼吼声,刀剑在盾牌上沉稳的撞击声,凝聚成一股必杀的合奏。

    查应才忽然想起金士麒曾经唾沫纷飞地描述这些山兵对猛坎一战时如何殊死勇猛。此刻,他终于信服了,甚至眼前这队伍已经超乎他的想象。

    记得一个月前他刚刚集结这支队伍时,那些山民根本没这么勇猛。那时候他们从藏宝港工地上、作坊里、树林中聚集而来,被集结在兵营里,他们脸上还带着懈怠、疲倦、惊恐的神色。没想到,仅仅一个月他们就脱胎换骨成为了士兵。

    金士麒策马过来,指着这队伍:“只要拿到武器,他们就可以上阵。”

    查应才低声问他,“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给他们涨银饷了?”

    “我在他们的心里塞了一团火。”

    那是怒火,也是希望之火。

    那天晚些时候,金士麒便把罗昂的事情告知了查应才。

    他说迁江营看似平静,其实暗流涌动。士兵们虽然来自于相同的山寨,他们之间却存在着一道沟壑。赤脚兵与甲兵,他们是奴才与主子的区别,有着血泪之仇。此事若不得解决,必将成为陆营的隐患。

    查应才精通兵法韬略,但他只知道士兵有勤有懒有勇有懦,却没有想过这种深入骨髓的矛盾,这已经超过了“军官”所能处理的范畴。金士麒却说:迟早一天我们要做出决定,到底要站在谁的一边。

    “这陆营是我们的。”查应才做了选择:“把那些甲兵们都赶走。”

    “那你就要跟十寨决裂,陆营就会崩溃。”金士麒摇头,“一步步来吧,先把我们的人插进去。”

    “你想怎么插?”

    “把汉兵和山兵混编。”

    当前的迁江营编有4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400多人,其中汉兵只有60人。这些汉人士兵都是前龙武营将领的私兵,少数升任军官,大部分都担任弓箭手和火铳手,编制在“弓兵中队”里。

    而步兵中队只有1名百总和2名旗长是汉人,其余都是山兵,因此被甲兵们把持着。

    金士麒的建议就是把弓兵抽出一半,分散的到各个步兵中队去。他们将转职成为“小旗长”和“掷弹兵”,由此代替甲兵的地位。从此“掷弹兵”不仅仅是兵种分工,也将带有政治意义:他们是从辽东来的老兵,他们控制着各中队的主要火力,他们是各中队的骨干。

    “贤弟,此策甚好。但我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的‘转职计划’也涉及到了编制和战术变化,实施起来会很复杂。”

    “查兄多虑了。要知道我们的兵器时常在变,我们的敌人也在变化,我们已经从辽东变到了广西来。总而言之,‘变’乃是常态。”

    “但仅仅把汉兵混编进去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我还准备了全套的治军方略,共12大项60多条细则要与你研究啊。查兄,这些日子来我等你等得好苦啊!”

    “事不宜迟,快拿出来。”

    “不急。趁着天亮,请查兄去看看我们机械所的成绩!”

    ……

    这半月来,金士麒主要任务就是兵工研制。查应才回来的时间恰到好处,正赶上了金士麒的“收获季节”。

    二人在亲兵的簇拥下来到城东山边的靶场上,面前200多步距离的土地上处处是弹坑、烧痕,树木都残破不堪,可见兵工试验进行得很频繁。一群机械所的工匠们都过来问候两位老爷,他们早已准备多时了。

    第一个演示的项目:步兵轻型火箭。

    金士麒没急着演示,而是将一根火箭交给查应才观看。那根火箭与寻常型号大体形似,长3尺,箭杆纤细,环形尾翼很是奇特。

    查应才把它放在手里掂了掂,“三两重?”

    金士麒得意地回答:“三两二钱七分,轻重偏差不超过三分。”

    金士麒的成就不只是各种奇妙的设计,他还为工业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工序、专门工具、测量手法、奖惩措施,以保证兵器成品的一致化。

    工匠在草地上架设了一盒“32装”的火箭。外观就是一个长条盒子,轻巧易携易操作。工匠不着急点火,他又拿了两根散装的火箭放在箭箱上的轨道中,校准方向并点燃了一根。

    一道白烟绽放,那箭笔直地射了出去。

    新式火箭的药管有着特殊的气动外形,可以把小部分推力转化为升力,因此百步之内的弹道平直。过了百步之后火药燃尽,弹道才变为常规的抛物线。这个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百步之内可以“直接瞄准”,不需要测定高差。

    但金士麒有意炫耀,他选定的是150步之外的靶子,是这种火箭有效射程的极限。

    第一根测试火箭狠狠地插在了靶前15步的草地上。工匠微微调整了箭箱又射了第二根。一道白烟之后,这次误差只有4步。

    由于火箭的一致性较好,两根火箭就可以完成了校验。

    “两位老爷,我要射啦!”那工匠满面红光。火绳一点,32根火箭一窝蜂地窜了出去!半空中划出一道苍白的云浪,它笔直地冲杀向前,直至百步之后才缓缓下垂,瞬间铺展在那靶子的四周。

    查应才倒吸了一口凉气:几十根箭,落点距靶子都很近!

    散布的范围大概是一个直径10步的椭圆形,这接近了弓箭手的抛射效果。查应才还记得关辽军的旧型号产品,那散布直径至少是这个的三倍!这火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