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大军出天下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唐的战争准备已经完成,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出征迫在眉睫,杜睿在这段时间也是越发的忙碌起来,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军营中度过,大军就要出征了,出征前几天是将领们最繁忙的日子,关系到四十万人马的事情,没有人敢大意。

    即使大军出征后,所有人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杜睿这样的主帅如此,其他各领军将领也一样,或许只有大军凯旋班师的那一天,将所有军务交割了,他们才能放下心来。

    杜睿早已经不是第一次率军出征,但是肩负着重要之责,他不敢有什么的马虎,因此在这些天,他大部的时间都在军营中度过,府中都很少回去。

    杜睿人还未离开长安,但大多时间都没在府里出现,他的一众妻妾心里可不是滋味了,安康公主和晋阳公主两个更是如此,但她们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在杜睿偶尔回来的时候,大发一通牢骚罢了。

    看到妻妾们幽怨的眼神,杜睿的心里也挺内疚,他也只能利用难得的回府时间,多陪陪她们,陪着她们说说话,给妻妾们一些实际的安慰,多给孩子们一点儿父爱。

    因为要照顾太多人的感觉,杜睿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体力,这样也弄得他有点儿疲惫了,有时候连他自己都有些后悔,后悔给自己加的担子太重了,可是没办法啊!

    两代帝王的重托,古往今来,何人曾有过这样的恩宠!?

    周公没有过,霍光没有过,诸葛亮也没有过。

    所肩负的越多,身上的担子就越重,杜睿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重于泰山。

    出征前的一天,杜睿等主要的将领可以回府与家人告别,杜睿也以实际的行动与妻妾们好好告别了一阵,当然告别的场面非常荒唐,他可以说累倒在了一群女人中间。

    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果真不是虚言。所幸大军终于要出征了,杜睿也“暂时”解脱了!

    出征选在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承天门前。

    长安城的百姓早早的就到了,他们知道大唐帝国对这个世界新的一轮征服,又要开始了,虽说此前薛仁贵西征埃及的时候,大唐已经吹响了战争的号角,但是杜睿亲自领军出征,总归还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像在后世,两部大片同时争夺暑期档,一部是黄渤出演,另一部云集了刘德华,周润发,周星驰,虽然都是影帝,但是人们的期待肯定是不一样的。

    薛仁贵虽然也是名将,但是和杜睿相比,终究是差了一些。

    杜睿是谁?

    大唐战神!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代名词。

    长安的百姓都记得,当初唐军在怛罗斯惨败,西域震动,几乎连长安都暴露在了大食的兵锋之下,关键时刻,又是杜睿力挽狂澜,不但将大食人赶出西域,更是一举杀入中亚。

    所以说,他们对杜睿的期待,要大的多,而且更有信心。

    他们都在期待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大胜,说起来,他们倒是比杜睿这个主帅更加自信,战争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预定了胜利。

    大唐皇帝李贤早早的就出现在了承天门的城楼上,他将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仪式,未来的皇后,杜睿的爱女杜太平就站在李贤的身边,他们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就在杜睿得胜回朝之日。

    此外朝中的重臣、致仕的散官及出征将领的秦束也都参加仪式。

    前些天刚刚下了一场秋雨,天气渐渐的有些冷了,即使在暖阳照耀下面也是如此。但这样冷意袭人的日子里,承天门外依然很热闹,数万的将士们在承天门外宽大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来送行的出征将领的家人及看热闹的百姓数量也数以十万计,放眼望去,无数的战旗飞扬,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和马,耳边是震天的锣鼓响。

    雄壮的《秦王破阵乐》在一遍遍的奏响,许多将士跟着哼唱,群情激昂。大唐男儿就应当奔赴边疆,为国征战,战死疆场,马革裹尸,那才是大丈夫的归宿,如今就要出征了,他们的心情止不住的阵阵激动。

    与出征将领们意气奋发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的是,送行的家人们都是一副哀伤的面容,一些出征将领的妻妾,还有子女们,在那里不停地哀泣。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谁也不知道,此番出征,眼前还活蹦乱逃的亲人们,还能不能安然地回来,此时的一见,很有可能就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面。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看着在那里比谁眼泪多的出征将领的家眷们,杜睿心里不由的想到这两句诗,还真不是滋味。更让他不是滋味的是,他看到了自己的妻妾子女们同样在那里哀哀哭泣,作为西征军大总管的他,站在大军的最前面,能清楚的看到附近大部送行的出征将领的家眷,包括自己的亲人,其他人的哀伤样子不会引得他太多的伤感,但自己的家人这样,还是让他的心情低落的。

    簇拥在杜睿身后的杜学征等人,也是不禁眼圈泛红,只不过在杜睿的身边,他们可不想表现出自己懦弱的一面。

    带着五个儿子出征,杜睿的一众妻妾都是极为反对的,在她们看来,儿子们都是堂堂贵公子,如何能身涉险地,到疆场上学着武夫一般搏杀。

    其中反对最为激烈的就是宝钗,和当初反对将杜学武留在澳洲道一样:“夫君便是当真这般心狠,学征他们年幼,如何能受得了那般苦,夫君若是当真要带着亲子上战场,便将学义和学桢带去,他们两个是兄长,能在长安成享尽安乐富贵,却要弟弟们上疆场去拼那个九死一生,怎么都不是个道理!”

    对此杜睿也只是反驳了一句,便让宝钗没话说了:“正因为他们是我的儿子,所以必须跟着我这个做父亲的去拼命,他们是贵公子,自小便是锦衣玉食,享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难道就因为如此,他们的性命,就要比那些平民子弟金贵,他们在大唐得到的多,自然也要复出的多!”

    虎毒不食子!

    杜睿对待子女的态度,或许当真是有些苛责了,但是公而忘私,古人都能做到,他如何便做不到。

    前世读史,杜睿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晋国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个县令,晋平公就去问当时大夫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这个官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他为人公正,做那里的县令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晋平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盖他的才华嘛。”

    晋平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也觉得解狐这个人确实不错,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果然很有治理的才能,为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祁午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

    晋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可是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法官这个职位,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晋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果然能公正执法,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十分称赞祁黄羊。

    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才,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他。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公而忘私’啊!”

    举荐人才,只见公义,无视仇亲的道德勇气,是国家社会人人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精神。能“公”才能去“私”,能去私才能互信不疑,这是塞堵乱源的根本道理。

    杜睿知道,当一个王朝承平已久之后,这众公而忘私的精神,很容易被人渐渐淡忘,紧接着就会发生一些,诸如火箭干部、裙带提拔事件,更会有人打着“举贤不避亲”的旗号搞“小圈子”提拔,你用我的人,我用你的人,互相照顾,皆大欢喜,有些“火箭式干部”一查就与某些领导官员沾亲带故,难免让佳话失色,美谈蒙尘。

    在杜睿看来,“举贤不避亲”能不能成立,关键就在孔子的那个“公”字,公与不公,高下立判。

    包拯为人大公无私,不谋私利。他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包拯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

    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也就是说,包拯严厉要求后代不贪不好,不要欺负百姓,如果有人不如此做,那么,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

    这一著名的家训,体现了包拯不谋一家一族之利的高尚情操。这种情操,并不是包拯故意做出来,以示自己清高,而是他一生的行动准则。

    早在庐州家乡做官时,包拯就以无私而远近闻名.包拯作了父母官,他的亲戚乡里都很高兴,认为从此有了靠山.然而,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办事,即使是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他也是执法如山.这样,包青天的名声大震,包拯死后,其威名传播四方。

    还有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墨家学派的首领叫腹朜,定居在秦国,他儿子犯了杀人罪,被抓了起来。

    国君秦惠王对腹朜谁:“先生年纪大了,又没有其他儿子。我已经下命令赦免了你的儿子,先生可得在这件事上听从寡人啊!”

    腹朜回答道:“墨家的法规说:‘杀人者偿命,伤人者判刑。’这样才能禁住杀人伤人。禁止杀人是天下大事,陛下虽然开恩,不杀我儿子,我却不能不遵奉墨家的法规。”

    由于腹朜不愿意接受秦惠王的恩赦他的儿子被处死了。后来有人称赞说:“每个人都疼爱自己的儿子,而腹朜能不顾私情按法律办事将儿子杀掉,真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杜睿不是不爱惜自己的子女,更不是当真大公无私的圣人,他让杜学征无兄弟从军出征,身涉险地,难道他的心里就当真愿意。

    杜睿只是不想自己嘴上要求别人“大公无私,因公忘私”,自己却做另一套,到时候他还怎么去要求别人,要是人人都以权谋私,这个天下岂不是要乱了。

    杜学征等人萌荫入仕,他们既然享受到了权利带给他们的好处,自然要付出义务,这是公理。

    安康公主哭的似乎比任何人都伤心,让人觉得肝肠寸断,杜睿知道,她是在为自己担心,也在为杜学征无兄弟担心,汝南公主倒挺坚强,时不时安慰几句自己的妹妹。

    对众多妻妾,杜睿的歉意很重,因为忙的事太多,他在出征前都没好好陪过她们。

    此刻,杜睿只能一个劲儿地抱歉,说征战回来了,一定会抽出时间,好好陪陪她们,并要求她们在出征当日不要来为她送行,以免得伤心。但一众娇妻美妾还是来了,还垂泪痛哭,让杜睿心里的歉意更重了。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杜睿知道他无法割断对这些女人的柔情,他只能强忍着不去看她们。

    锣鼓的喧哗中,李贤下了城楼,步行着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杜睿连忙率领众将领整齐地列队迎接皇帝的到来。

    仪式正式开始,李贤率领群臣及将要出征的将领走上祭台。

    祭天、祭地、告宗庙,再祭旗,以太牢祭祀,牲血涂军旗、战鼓,再是日祭,包括行军将要经过的方位和山川神,表示从此跋山涉水,可以一往直前了。

    杜睿参加过多次这样的出征仪式了,不过今日却发觉这一次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显得格外的隆重,杜睿也能理解李贤的心思,大举西征,剿灭大食,这是何等重要的大事,洪武朝开年以来,大唐还不曾显示过赫赫武功,这一次西征,如能得胜,李贤有为之君的形象,便可以树立起来了。

    和当初的李承乾一样,李贤同样感觉自己生活在父祖的光芒笼罩之下,特别是那位战功赫赫的皇祖父太宗皇帝,简直就是一位可以让他仰视的存在。

    当初大唐王朝草创之时,正是各派军事势力分裂与混战的高峰期。如果说太宗皇帝在大唐王朝建立之前的战功还不十分显著的话,那建立大唐王朝之后,统一全国的军功则无人能与其匹敌。

    高祖在称帝之后就不便于亲征了,而当时的隐太子李建成也要在长安辅佐高祖处理政务,这样,平定各方势力统一全国便成了当时还是秦王的太宗皇帝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十来岁的太宗皇帝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前后用了十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的统一战争任务。

    太宗皇帝的统一战争包括三部分,一是平定薛举父子,二是击溃刘武周,三是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

    公元617年,金城郡富豪薛举率领十万军队进犯渭水,攻打扶风,和高祖争夺关中。高祖命太宗皇帝为帅与薛举战于扶风,斩首万余人,大胜薛举,将唐的势力扩充到了陇右一带,进一步稳定了关中的局势。

    第二年的六月,高祖又封太宗皇帝为西讨元帅,继续讨伐薛举。七月,和薛举战于泾州,因为当时太宗皇帝正患疟疾,在军中养病,而属将急于决战。由于战争准备不足,被薛举偷袭,结果大败而归。

    八月,薛举死后,其子薛仁杲领兵进犯。太宗皇帝继续出征,他先固守六十天,不准部下迎战,还下令:“敢言战者斩!”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