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乡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宝贵时间吗?所以两位管事给他准备了几十个煮熟的鸡蛋和切好的卤肉,还有各式耐存放的糕点,毕竟莫钟书要在里头关上整整九天。不过,厨子还担心莫钟书吃不好,用小瓷罐装了各式酱料,填了满满一篮子。

    莫钟书提起那沉甸甸的考篮,才刚开玩笑问了一句:“这是预备着去郊游的吗?”

    老太太派来的顾管事忙叫道:“叱叱叱,童言无忌大风刮去。五少爷您说话要忌讳,别那么口无遮拦的。要是冲撞了天上的文曲星……”话未说完,他就自己掩住了口。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前去赶考的生员,就是陪同的亲友仆从,浩浩荡荡的人群挤满了整条街,好些马车都塞在路中间走不动了。

    幸亏两位管事见识超群,不乘马车,只领着几个小厮,亲自拎了考篮,专挑小路近道走,一会儿就把莫钟书送到了贡院门口。

    贡院门外站着一群带刀的兵丁,威风凛凛,气氛森严。早到的学子们敛容肃穆,等待贡院龙门大开。

    莫钟书终于有了点感觉,也站到人群外缘,静静等待着。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远处一声炮响,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的人朗声叫道:“肃静,学道大人到--”

    莫钟书随着人流到了门口,经过一番比机场安检还要严格的搜身,这才进了贡院大门,找到分配给自己的号房。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白天上面的木板当作写字的桌子,下面的当凳子,到了晚上就将这两块板一拼就算是床。旁边还有一盆炭火几枝蜡烛。

    到了第二天,考卷发下来了,三道四书题每道要求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每道要三百字以上,再作五言八韵诗一首。这些都是在书院里做惯了的,莫钟书只一天就完成了。

    接下来的两天,可真是个折磨,莫钟书无所事事,把头一天写完的答卷看了一遍。巡场的号丁和监考官来来回回地走,莫钟书把他们的样貌和背影都研究了一遍,外面的太阳还挂得老高,无聊得他只能在号房里团团转,开始自己捣腾吃的,化无聊为食欲。虽然这儿只有一盆炭火,也不妨碍他把葱花和胡椒的香味传出老远,把巡官们惊得目瞪口呆,历来鲜少有人自己烹煮,大多数人都是用炭盆稍稍加热一下带来的熟食果腹,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考生把号房当厨房的。

    莫钟书吃完了,学着和尚打坐练功了一阵,又开始做俯卧撑帮助消化,接着他惊喜地发现了地上有一群蚂蚁,正围着他中午吃饭时不小心掉下的一粒饭米努力。

    于是号丁们就看到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半跪在某个号房的中央,正用几块肥肉去逗引蚂蚁。这情景虽然有些奇特,但他们的职责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却是一概不问的,所以并没有上前干涉。

    到了第三场,试题变成了策论,结合经学理论对当前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莫钟书明白,这个才是乡试的核心内容,倒也不敢掉以轻心,认认真真地写了三天。

    到了散场的那一天,莫府两位管事驾着马车早早地等在贡院门口,老远就看到他们的五少爷挎着考篮悠哉游哉地走了出去,边走边左顾右盼,除了身上的衣服邋遢了点,一点也不像是在贡院那阴暗狭小的号房里憋了九天的考生,反倒像是踏青郊游回来似的。但是他的表情太平静了,两位管事察颜观色半天,楞是没有看出五少爷考得好还是不好。

    莫钟书回到那个院子,也不急着吃喝,先叫人烧水洗澡,他两辈子加起来也还没试过这么长时间不能洗漱的,身上搓下的老泥差不多能种花了。

    洗澡出来,莫钟书就叫上二柱和李小满余春生,高高兴兴地逛省城去了。

    省城比澄州更热闹繁华,酒楼贵店无数,各种新奇稀罕之物,包括那些漂洋过海来的西洋物品,都有可能在这些标新立异的店铺中出现。

    他们一行来到省城已经一个多月,在莫钟书闭门苦读和应试的日子里,二柱带着李小满余春生已经把省城的大街小巷都跑了一遍,探知了哪儿才有莫钟书想要看到的东西,此刻便熟门熟路地把莫钟书领到了几条街外的一家外表不怎么突出的古董店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