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早产的中国出版集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s:

    晕,拼着赶了几个小时,才赶出5000字。

    粤州,一些重大的变故,还在酝酿之中。

    而正在备战期末大考的尚文远,却接到了伊明远的紧急传呼。

    “情况属实吗?哪条渠道上来的?”等服务生出得门去,尚文远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自从前几天把书影的几十位名家邀请到兰亭,几位书法出众的大作家,也很畅快的奉献出几幅大字后,秋兰姐对小家伙,就越看越顺眼,干脆就给了尚文远一张永久会员卡。

    说是会员卡,实际上一张代表的卡片都没有,内部登记造册,把尚文远的大名加上去之后,就算完事。

    反正就意思一下,表示以后小家伙来会所,刷脸就可以啦,连掏钱的工夫都省了。

    当尚文远用不经意的口气给钟道安说起这件事,钟大少的眼珠子都红了,那意思要多明显,有多明显:你多牛皮,你造吗?

    有多牛逼,尚文远不知道,反正他就把这当谈事的大本营了。

    他在会所,有专门的房间。这房间,跟个小书房似的,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平时,是不用来招待客人的,每天有专人清扫,保证房间的清洁。

    房间的服务员,也是专人负责。沏茶、膳食、伺读还都不是一个人。

    vip中的vip,估计就是这样了。

    也难怪钟道安知道信息后,急吼吼的找到秋兰姐,想跟小侄子一个待遇,却被秋兰大老板一句话就给挡了回来:啥时候,你的字能跟你小侄子一样漂亮了,我就给你办一张。

    不提钟大公子灰头土脸的碰一鼻子灰。

    伊明远今天带过来的消息,确实挺新鲜。

    尚文远问起,伊总裁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

    原来,世界传媒与北大签订的两个合作项目。在业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这事伊、尚二人以为办得挺隐秘,但在熟悉书业情况的行内人来说,压根不是什么秘密。

    在如今国内的形式下。这么大手笔的两单合作协议,那是怎么也瞒不住的。

    开始还是几个得知了情况的人议论,说这外国人就是人傻钱多,白白的把钱送给大学搞什么古籍整理和翻译,有这钱,老子十本超级畅销书都做出来了。

    这话有道理,畅销书从来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这个“做”有讲究,一是作者本身名气,以及其文字。还须过硬;二是出版编辑的能力,必须得超群;三就是营销必须得对路。

    三管齐下,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一本畅销书出来。

    书业行内有个说法,就是说如果手头没有百十来万打底,不要轻易涉入出版领域。为什么?

    没有足够的资金,你吸引不到名作者,拿到好稿子的几率就微乎其微。

    名家不是大白菜,想什么时候吃,就能去地里割。没钱,你连人家门都敲不响,更甭提找人拿稿子了。

    没有足够的资金。你就请不到出色的图书编辑人才加盟。

    图书编辑人才难得,这是业内的共识。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图书编辑,实在太难。不说那不菲的学习资料和各种图书,就是时间上,也很少有投资者有那耐心:三、五年入门,七、八年初窥门庭。十几二十年经年累读,才能称之为优秀。

    更不要说,越发展到后来,编辑除开文字编辑能力,还得有出色的策划能力。

    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愈发显得,优秀编辑,实在是稀缺物种。

    对于人才,可能金钱物质,不是让他们加盟的唯一条件,但离了这个条件,那也万万不能。你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还想让人白帮你干活?又不是你儿子。就算你亲儿子,你也得供着一日三餐不是。

    最后一点,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你的营销就只能停留在文案上。

    营销说到底,就是砸钱的游戏。

    报刊上打广告,要钱不?无论软硬,你不掏真金白银,人家版面能随随便便给你?

    网络炒作要钱不?论坛热帖,什么加红脸、黑脸,置顶、加粗、套红,不给钱,你想随便上去?地区热点、全国热点,人都有专门的人搞这个,炒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价。

    《藏地密码》书还没上市呢,网上先热闹了起来,难道都以为,全国上百家网站,上千个论坛,那些长评、短评,讨论,都是网民学雷锋,自觉的发上去的?

    总之,一本畅销书的诞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

    回到原点,那就一个字:钱。

    这是商业的本来面目,一切都围绕着这个字转,其他的都扯淡。

    世界传媒和北大的两个项目,一年5000万,十年那就是5亿,这样庞大的资金运作,就是反应再迟钝的书业人士,也知道这老外,是要有大动作了。

    各行各业,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

    聪明人看到的,跟一般人不一样。

    他们首先追根索源。

    工商注册信息,又不是绝对的保密信息,有心人一查,就都清清楚楚。

    抛开不知道什么来路的外资公司不谈,就是伊明远这个人了,他们就看出些名堂。

    原双江出版社发行总公司二把手,现在成了这个世界传媒的总裁。

    这不明显么,外资进入大陆文化领域的节奏。

    持阴谋论的人腹谤:草,这是文化侵略。

    怎么个侵略法,自然说不清楚,人办公室都还是五星级酒店的套房呢。

    不少人就喊:狼来了。

    本来这十几年,全国其他出版社的日子,甚至新出来的民营出版公司,情况都不是太好。

    不因为其他,被双江出版社逼迫的。

    不是空话,有实在的数据:

    全国畅销排行榜前十位,第一是《中国*章程》,第二是《新华字典》。

    前者不说了。那是党员必读本,党员基数在那,想不畅销都不行。

    后者那是学生必用工具书,基本人手一册。甚至一家几册,这数量想小,也小不下来。

    后面剩下的八本,全是双江社的本版书。

    把畅销排行榜放大到前50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80%,都来自于双江社。

    每年的《中国图书商报》图书畅销榜出来,整个出版界都基本没啥波澜,还说什么呀,都是人家自个跟自个打擂台。

    正如英国人定义足球的概念:足球就是11人对11人。最终由德国队胜出的一项运动。

    眼下的中国出版界,就很有这个势头。

    还好双江社没有涉足教材、教辅。让人教、高教、外研等以教材发行为主的出版社,松了一口大气。要不然,就双江社完全碾压的姿态,真让其涉足其中。就没他们什么活路了。

    好了,这边双江社压得人喘不过气,又闯进来一家世界传媒。

    开张就是大手笔,两年一亿,还现金。这特么是很多家出版社绑一块,一年的利润总和了都。

    不抱团取暖是不成了,再这么松散下去。整个中国的书业,就几家人在那唱戏,其他几百、上千家就只能在一旁干瞪眼。

    伊明远今天说的这个信息,说的就是这个。

    消息来源很可靠,是伊明远的一个很要好的哥们传过来的,这哥们在北都有几家规模很大的书城。在全国也有十几家连锁店。

    因为跟新华书店是竞争关系,对于新华书店的动向,关心得很,而且也暗里扎了几颗钉子进去。

    这消息,就是那颗钉子传出来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