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六章 公开选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没有公布,但把调到研究室的名单贴出来了,当然是以研究室的名义。

    尽管有些没上名单的忿忿不平,但这是人家研究室用人,别人有选择的权利。有些风言风语,但被宁长河在社里的职工大会上几句话一说,都偃旗息鼓下来。

    至于尚文远提的策划部和市场运营部,包括客服的组建。蒲、宁两位也不知道怎么来弄,尚文远在计划里也没写清楚策划和市场运营包括客服,到底是干嘛的。

    摸不准头脑的蒲老大,就打电话给尚瑞达,就说这几个部门,等他到了江陵,自个来操办。

    出版社编辑室一下空出几十个位置,而且还都是事业编制,消息一下就传开了。

    尽管财务部的匡主任把帐做得很漂亮,双江社下半年收入不菲,但因为成本开支的问题,反而出现净亏的局面。但在体制内混的,有几个不懂这里的猫腻?

    关键是出版社该缴纳的税,一分没少,而且账面上的流水,瞒不住有心人。

    都知道双江社发财了,油水大大的有。

    出版社职位空缺几十位的消息一出来,整个双江省有门路的,都找上门来。其中不乏蒲、宁二人的那些领导,老朋友。

    这些人轻易得罪不起,都是本乡本土,一个地方刨食,抬头不见低头见,得罪谁都不好。弄得蒲、宁两位,不胜其烦。

    编辑是个很特殊的工种,不是说能认几个字儿就能充任。没从事过这个行业的,纵是你笔头再硬,脑子再活泛,也得至少经过一两年的学习期。

    但这些朋友、领导推荐过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不说多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二杆子,但借故过来沾沾油水,或者镀镀金,肯定是免不了的。

    怎么办?还是按尚文远提的办法:考试。

    这玩意相对来说,还算公平。

    文字的东西,不比数理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错都有标准答案。文字弹性很大,同样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又有不同的变化。

    更别说多音字,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真要较真,包括出版社的这几十号人,半数都不会及格。

    为了避免麻烦,蒲清泉和宁长河一商量,干脆考试过程也透明化。

    中国考试很神奇,任你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你考题只要一出来,很快就能漏出去。

    所以为了节省这个麻烦,蒲清泉和宁长河二人就决定,考题现场出,考完现场评阅。

    这招一使出来,那些个凭着父母余荫或者朋友帮忙,本身就认不得几个字的,就很自觉的退场。不去出那个丑,丢人显眼不说,还把帮忙的领导面皮都给臊尽。

    留下来的,都是自认有几分本事的。自古华山一条道,光明在前,总不乏先行者。

    公开招考,公开录用,而且还是在事业单位内。这举动,在全中国都是头一遭。

    信息经过《江陵日报》一登载,再通过包括《群众日报》这样的全国性大报一转载、评论,双江出版社就火了,不是小火,而是大火。

    紧跟着,全国其他省市的报纸,都加入到评论队伍中。99%都是好话,盛赞双江社这次行为,开体制内用人机制改革先河,唯才是举,公开、公平、公正。

    当然也有说风凉话的,说双江社纯粹是哗众取宠,博出位,浪费国家财产。

    不过这些间或钻出来的杂音,被一力热捧的媒体和群众,一巴掌就给拍在了墙上。

    就连钟文龙都专门打电话过来,狠狠表扬了蒲清泉一通,说你这二娃子总算干了一件正经事。

    同时,钟文龙还转述了祁副主席的话,说这是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探索出来的用人新路子,值得提倡和大力推广。

    最后当然也不会忘了吩咐蒲清泉,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报告,领导们也要看。

    双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几位主要负责人也专门派人到出版社,转述了领导的话:你这个蒲清泉同志,很不对头嘛,好东西你捂那么紧,是要干啥子?咋不早点给我们这些老头子说说呢?上级领导问起来,我们都不晓得是咋回事。

    当然,转话的都很是客气,转述完领导的话后,照样要求,这次事了,整理出一份报告,领导要过目。

    这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本只是为了不得罪上级领导,一着急照搬三弟的路数,结果居然传得全国都知道了。

    不过这是好事,首先当然是出版社出名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双江社就是用人机制改革的先锋,以后其他地方说起来,少不得提出版社的名号。

    二来,经过这么一番全国性热议,这次人才招选,就更有作为。

    从陆陆续续赶来的应考人群来看,截止目前,至少得有一千多人,这还不算之前江陵报名的那些,以及打过电话、电报,现在还在赶路的人。

    这动静闹大了,之前蒲、宁兄弟考虑的,现场出题,现场评阅,就有点不合适了,太简单粗暴了些。

    这事还得问老三。

    万川电池厂已经接到了江陵来的调令,电池厂领导原本是不想放人的,这么一个能不停给厂里拉荣誉、拉业绩的人才,怎么也得留住哇。

    但主管工业的一位政府领导,亲自打电话过来,让厂里边放人,那就没办法了。

    既然留不住,还不如干脆送个顺手人情,还能在领导那卖个好。

    也送不出更好的人情,只能是提级别,多发了两个月工资和奖金。

    这几天,尚瑞达就留在厂里边,办移交手续,晚上就请厂里的领导和相熟的同事吃饭喝酒。

    接到蒲清泉的电话,得知是问考试的事。就把儿子在江陵说的那些话,换了个方式,说给了蒲老大。

    其实也不深奥的,一说就透。

    既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考题就只能限定在出版社用人的知识范畴,不怪、不偏。阅卷的时候,除开社里的人,还可以聘请数十位双江高校的文学教授和老师。

    这是第一关,第二关,就是面试,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编辑还不仅仅是考笔头,和作者沟通,待人接物,谈吐、气质也很重要。

    相信这两关一下来,就能刷掉90%的人,但留下的10%,就是真正的人才了,有多少就留多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