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 竹筒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断了一棵淮山藤,然后挥着锄头挖下去,只听见“咔”的一声轻响,他用力一拉,一块白乎乎带着粘滑感的淮山被他勾了出来。徐宁诧异道:“居然长到这里来了?”他以前看到的淮山全都是那种细长条的淮山,以为一棵淮山就长那么一两根,没想到隔这么远都挖到了。

    寻序说:“你挖远一点,可能就挖不到了。”说着他在离根比较远的地方挖了一锄头,结果情况和徐宁的一样,照样还是挖中了淮山,“怎么回事,怎么到处都长着?”

    徐宁笑起来:“我也不清楚,可能长得比较大。我们先试一下,等摸到规律了再说。”

    于是两个人费了老大的劲,终于挖出来一棵一米多长的淮山,为了将那棵淮山挖出来,起码挖出了一立方米的土来,而且这淮山还被挖得遍体鳞伤,卖是卖不掉了,只能自己吃了。两人带着这棵大淮山回去,交给周树森处理,决定自己不去挖了,叫工人去挖,那些老农肯定比他们会挖。

    徐宁原来以为板结的土壤不利于淮山的生长,没想到其实长得还挺好的,光他们挖回去的这棵淮山,就有二三十斤重。

    工人们见到徐宁挖回来的淮山,都围过来:“这不是大薯?”那片淮山种了很久了,他们一直以为是大薯,因为淮山的叶子和大薯的叶子挺像的,都是藤本植物。他们这边一般不种淮山,只种大薯,跟淮山有点类似,但是大薯是不规则的块状物,淮山一般都是长条状的,两者味道略有不同,淮山更甜一些,大薯更面一些,味道都不错。

    徐宁说:“不是,是淮山。”

    “我说怎么不像大薯,这么大一蔸?”工人问。

    “对,下午的时候大家去挖淮山吧,可能会比较难挖,你们去看我挖过的那个坑就知道了。”

    工人们没挖过淮山,但是一看徐宁挖过的那个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很快就找到了窍门,第一棵淮山就被完整无缺地地起出来了。不过不得不承认,淮山比大薯难挖多了。

    陈复看到徐宁种出来的淮山,就说:“你从哪里买的种子啊,这种不是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才是最好的。”

    “我就在网上买的种子,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铁棍山药啊,就随便买的,你要不要嘛?”徐宁问。

    陈复说:“要,怎么不要,反正是做菜吃的。你明年可以种一些铁棍山药啊,那个价钱好,能卖十几块钱一斤。”

    徐宁摆摆手:“算了,这个太费事了,我这里土质太硬了,人家种淮山的,主要都是沙质土壤,挖起来也不费事。我这里挖淮山特别费工夫,人工浪费不起。”而且占地方,随手种点还差不多,专门来种这个,谁来挖啊。

    很快就到了元旦,来报名吃涮羊肉烤全羊的人还挺不少。徐宁别出心裁,砍了一堆竹子回来,一截截剧好,清洗干净,准备做竹筒饭吃。

    竹筒饭要炭烧才好吃,将淘好的米和腌好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或鸡肉放在竹筒内,加适量水,竹筒口用干荷叶封起来,放在烧烤架上,下面燃烧着熊熊的炭火,等到绿色的竹筒变成焦黄色,里面的饭就熟了。将竹筒一剖为二,浓香扑鼻,米饭晶莹饱满,五花肉酥烂诱人,饭菜都带着荷叶和竹子的清香,再配点蔬菜,味道简直绝了。

    竹筒饭打算另卖,二十块钱一份。徐宁准备了一百节竹筒,是两次的量,他以为卖得够贵,吃的人应该不多,没想到他低估了竹筒饭的魅力,大家都贪新鲜,竹筒饭的味道又好,人们吃了还想吃,五六十个人,居然将一百节竹筒全都消耗殆尽了。

    竹筒当然不会只用一次,收过来洗干净,下次用东西捆起来继续再用,节约又环保。

    元旦节这几天,因为竹筒饭和烤羊肉的吸引力,村里客流量大增,来了的游客吃着就不愿意走了,还呼朋引伴的又叫来了更多的人。忙坏了徐宁他们,也让村民们乐开了怀,毕竟来游玩,肯定就要去摘草莓,还要留宿吃饭、买东西,这都是生意啊。

    元旦过后,竹筒饭的人气爆棚起来,甚至都比草莓和烤羊肉还招人欢迎,因为好玩、好吃又便宜,一二十块钱就能吃饱,每个来村里摘草莓的人都会问,竹筒饭在哪儿吃。

    徐宁知道自己这里不可能每天都招待客人,他还有别的事要忙活呢,况且那么多人也招待不过来,于是他让阿森把这个竹筒饭的制作方法告诉了村民,反正村子里种竹子的人家不少,即便家里没竹子的,也可以上徐宁家来买毛竹。这样一来,几乎家家户户就都能做竹筒饭,游客就随时随地能吃上了。

    村民们将竹筒饭发挥到了极致,用腊鱼、腊肉、鸡鸭、糯米等做竹筒饭,口味众多,一时间赢得了众多游客的好评,回头率也是相当的高。对村民来说,竹筒饭成本低,价格高,也很有赚头。

    这年头,大家都不缺钱花,就怕你没好东西卖。村民们在徐宁的带领下,做了差不多一年的农家乐生意,渐渐谙熟了这个道理,以次充好不行,投机取巧也不行,货好量足服务好,这才是赚钱的根本。

    潜龙村的农家乐红红火火开展起来后,村民的年收入直接翻番,村里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听说家里这边的热闹情况,都准备回家来发展了。因为在家一年赚的并不比打工少,就比如种有机水稻套养鸭子,年收入都在万把块一亩,这比以前光种水稻起码要多赚三分之二的钱,还能开民宿赚钱。在家多舒心自在啊,父母子女都能照顾得到,何必在外面受人管束呢。

    潜龙村的发展,也带动了周围各村的发展,他们没有政府扶持,草莓可能种不了,但是徐宁带动大家套种有机水稻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于是种植有机水稻便成了这一片的整体特色。有机水稻的种植是比普通水稻要费事不少,但是回报那是成倍的,辛苦也值得。

    作者有话要说:兔子第七号扔了一个地雷

    3338794扔了一个地雷

    炭扔了一个地雷

    雪莲花是红色扔了一个地雷

    想飞的鱼扔了一个地雷

    stars扔了一个地雷

    谢谢各位亲们的地雷=3=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