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四十五章 议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散朝之后就将内阁和司礼监的所有人都着召集在一起,让苏木和他们辩论。

    内心中,正德对苏木能够说服内阁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

    虽然对苏木还是异常不块,可对他的本事,正德还是非常相信的。

    “五镇共七万主力占兵,三十来万辅兵。鞑靼远来入寇,粮秣不继。而我大明,兵多将广,此战必胜。”苏木适时结束自己的发言。

    话刚说完,内阁辅臣梁储就率先跳出来,叫道:“苏木,世界上哪里有必胜之战?孙子曰:未算胜,先算败。若是此战不胜呢?”

    苏木客气地说:“梁阁老,方才苏木在折子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算我大明朝在落败,可也消耗了鞑靼人的有生力。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鞑靼人伤了元气,必然无法在山西立足。北归蒙古,那里可有大雪灾,我不认为鞑靼人能够平安度过这个冬天。如果他们真逃回漠北,也是死路一条。所以,此次,只要我大明朝出兵,战略上就先胜了。”

    听苏木将这个道理说透,正德皇帝眼睛不禁一亮。

    就连一直闲适地坐在那里的李东阳,身子也是微微一动,显然是留了意。

    梁储冷笑:“荒谬,怎么打了败仗反也是一场胜利,传出去,岂不叫世人笑掉大牙?”

    蒋勉和梁储本是一派,也跳了出来:“苏木这话荒谬不荒谬且再说,既然只要鞑靼人北归就算是胜利。我问你,难道就不能让大同镇军出击,将鞑靼人驱除了事,又何必劳师兴众,要发五镇之力?以往鞑靼入寇,不也是当地边君自行出击?”

    苏木有种面对白痴的感觉,没好气地回答:“蒋阁老,今时不同于往日,鞑靼这次来山西不是抢劫,而是越冬。”

    蒋勉被苏木这么一呵斥,知道自己失言,面庞微微一红,就有些恼怒:“既然鞑靼人不是来抢劫,而是越冬。这不就是内迁吗,或许我朝可以安抚之,在鞑靼人之中设置流官,使其归化。所谓,率土之滨皆是王臣。鞑靼内附之后,可教化之,百年之后,也是我明朝的臣子。”

    他这话说得荒唐,不但苏木,其他几个内阁辅臣也是微微摇头。

    苏木一笑:“蒋阁老乃是执重之言,说得话道理也对。不过,教化蛮夷可不是那么容易。当年安史之乱的原由,不也是内附之人不服王化所致吗?”

    “你……你骂我是李林甫?”蒋勉鼻子都气歪了。

    不想看到大家再吵下去,正德道:“看情形,梁阁老和蒋阁老是反对出兵的,刘阁老你呢?”

    另外一个内阁辅臣刘忠道:“兵凶战危可,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谨慎。孝宗皇帝在时,实行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对于北方边患也多已防御为主,不擅动刀兵。民间一提起先帝,都道是弘治中兴。在天下黎民百姓心目中,孝宗皇帝就是我大明朝的文帝、景帝。既然有先帝的既定平边策在,陛下萧规曹随就是了。”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在刘忠的口中,弘治皇帝是汉文帝、汉景帝,他正德不就成了汉武帝了。

    苏木心中也是叹息一声:李东阳肯定是不会表态的,杨廷和必然会反对用兵,这蒋、刘、梁三个阁臣已经表明态度,这次御前会议,主和派占绝对上风啊!

    正德脸色难看起来,强忍住气,将目光落到杨一清身上:“杨一清,你做过三边总制,通晓军事,和鞑靼人打过,你来说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